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开化县林场以创新为引擎,探索出一条科技引领、区域联动、全域辐射的林业良种推广新路径,为长三角种质资源优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彰显了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开化智慧”。
科技赋能,打造育种“金名片”。开化县林场作为浙江省首批国家级杉木良种基地,培育出多项获奖良种。例如培育“开林24”“开林新6”等10个速生抗病型杉木无性系良种,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育苗效率提升2倍。相关成果获浙江省林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通过构建“科研-育苗-示范”全产业链体系,建成杉木标准化示范林10000余亩,辐射带动县域杉木品种升级,良种覆盖率达100%。
区域联动,共建绿色“试验林”。以“山海协作”打破地域壁垒,与宁波市林场共建沿海山地造林试验林。今年3月,开化县林场与宁波市林场签订战略协议,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技术共享、资源互补的发展格局。依托“技术伴随式”合作模式,林场选派2名高级工程师驻点指导,联合开展沿海山地杉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目前已完成四明山10亩试验造林,栽植“开林24、开林新6”等5个杉木良种试验苗1500株,造林地预计4年郁闭成林,较传统品种生长周期缩短1/3,蓄积量提升40%。
全域布局,构建推广“新体系”。开化县林场正从单一良种供应者转型为林业现代化综合服务商,通过实施“良种出开”战略,创新构建“良种+标准+培训”全链条服务输出体系,制定《杉木无性系栽培技术规范》,搭建跨省合作网络,通过与宁波市林场开展深度合作,定向输出杉木无性系良种、栽培技术及管理理念。目前,已在宁波市林场开展技术培训指导3次,覆盖技术人员百余人次。
开化县林场以科技为笔、以协作为墨,在绿水青山间绘就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未来三年,随着区域性示范基地的建设和跨省合作网络的完善,这片孕育“金种子”的沃土将持续释放生态红利——预计推动10万亩林地良种升级,实现年均5万吨碳汇增量,让“开化模式”在更广阔的山林间扎根生长。
(开化县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