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林提〔2025〕41号 孙崇波、陈秋夏、林福呈、舒金平、张建等委员: 你们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682号提案《关于浙江山林马尾松病死株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收悉,经商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农科院,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病死松树清理的建议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24版)》等有关要求,我省每年在冬春季媒介昆虫非羽化期内,对因松材线虫病致死的松树进行集中清理,并进行彻底除害处理,防止疫情扩散传播。“十四五”期间,我省全力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坚持以疫木清理为核心,严格执行“510·清干净”技术标准,加强疫源管控,疫情规模大幅压缩,发生面积、病死松树数量连续四年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根据“数字森防”应用场景统计,2025年全省累计清理枯死木133.6万株,相比2021年最高峰时期的737万株下降81.9%;清理疫木重量约81.3万吨,与每年600万吨的疫木数量尚有差距。 二、关于疫木安全利用的建议 我省是全国最早开展疫木安全利用和依法设置疫木利用行政许可的省份。根据《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木材加工企业利用疫木造纸、制作人造板的,需报省林业局许可,并应当在每年安全期内完成对病死松木的加工和加工剩余物的集中除害处理工作。除规定的疫木加工企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存放、使用染疫松科植物及其制品。截至目前,全省共许可了147家疫木定点加工企业,主要通过旋切、复合等技术制作人造板,也有部分企业将疫木粉碎后作为生物质燃料。“十四五”期间,我省合理利用疫木约466万吨,回收资金约18.2亿元用于疫情防治,占总投入防治资金56.2%,为保障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关于科技研发投入的建议 省财政厅历来支持林业科技研发投入,为服务建设高质量森林浙江、打造林业现代化先行省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我省已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开展了5轮省院全面合作,2024年继续安排省院合作和省本级林业科技推广经费950万元。通过调动地方积极性,积极申报林业科技推广和标准化示范任务,2024年通过省级林业专项资金安排相关支出500万元。通过多年科研投入,推进包括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等难题的多项研究进程。同时,鉴于省级层面已设立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且其支持范围包括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因此,省级不宜再单独设立感病松材处理专项资金。 四、关于科学技术攻关的建议 2024年,我局设立“松材线虫病疫木就地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应急攻关科研项目,支持浙江农林大学开展相关研究,建成疫木就地高效无害化处理技术体系,有效降低除治成本。“十四五”以来,省科技厅大力支持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基础研究方面,省基础公益计划先后支持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围绕病死木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组织实施“山地丘陵地区松材线虫病疫木综合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等科技项目。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部署实施“基于农林废弃物专用炭基肥制备和培肥改良技术研究”等“尖兵”“领雁”科技计划项目。省农科院结合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开发出了生物有机肥、栽培基质、发酵床垫料等农业生产上广泛需求的新型产品。在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方面,依托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组建疫木加工利用全省重点实验室,支持开展病死木资源化利用相关领域科技攻关。 根据你们在提案中提出的加大防控科研资金投入、推进浙江特色和新型药材的林下松材废渣基质栽培模式、松林废弃物进行生态循环利用等建议,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从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数智化管理、疫木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共同凝练攻关需求,并争取纳入相关省科技计划项目榜单予以支持。同时,切实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压缩疫情,保持松林“常绿”,为厚植美丽浙江的生态底色作出积极贡献。 感谢你们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 系 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陈蔚诗 联系电话:0571-87399318 浙江省林业局 2025年7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