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有货就能卖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用旧思维搞农业,必须要创新!”近日,在模环乡姚西塘村的吕国华家庭农场,负责人吕国华有感而发。
吕国华,1975年出生在姚西塘村,早年做饮品生意的他,因机缘巧合,得知种植玳玳有着许多益处。2014年,他就在家乡创建龙游吕国华家庭农场,试种几十万棵玳玳苗。
玳玳一棵树三种药,玳玳花、玳玳枳实、玳玳枳壳都有利润空间。2016年,吕国华承包的土地从20亩拓展到200多亩,也正式开启他作为“农场主”的精彩人生。他认为,互相带动、整村发展,才是长远之计。于是,他不断向周边的农户们抛出“橄榄枝”。在自家的玳玳种植基地里,吕国华经常会对有需要的农户进行“户外培训”。家住模环乡大治村的袁土华就是第一批种植玳玳的农户,他笑着说:“家里四五亩地,一年能挣个几万块钱。”
2022年,吕国华联合模环乡党委、姚西塘村党支部,各方合作共建“丰花绝玳”共富工坊。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多方资源,由吕国华这边提供种苗、种植指导,并进行产销合作兜底。大治村村民袁建红表示,玳玳好管理,他平日照常打工,只需要偶尔照看这些果树,工资加上玳玳的收益,一年能有10余万元。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其中。在模环乡党委的推动下,工坊内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实现大幅度增加,在原先的基础上提高了18%。截至目前,“丰花绝玳”共富工坊已带动100多家农户种植玳玳约2300亩,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其中带动农户增收200余万元。
模环乡党委委员楼诗剑介绍,模环乡党委政府一直坚持以党建统领,助推共富工坊建设,同时也积极融入“模环有礼”区域品牌的建设,依托山海协作、“龙游好购”等渠道,积极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这些举措都帮助吕国华变“单打独斗”为“整体联动”,切实提高农产品辨识度、市场知名度及产品品牌附加值,激发了“乡域品牌+农产品”的发展潜能。随着共富工坊的发展,他立足于龙游县柑橘种植产业基础,不断引入优势品种、升级生产设备,开展玳玳花、玉竹、陈皮等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并于2023年被选举为龙游中草药协会会长。吕国华紧扣全县促进特色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计划,时常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研究、商讨、挖掘农产品的发展前景。龙游中草药协会副会长徐晓强表示,协会会员不断加强对内和对外的沟通,致力于在周边形成产业,“我们还计划了陈皮的发展规划。”
陈皮作为衢州的特色产品,素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的说法。如今,低价的柑橘摇身一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香饽饽”,在收购陈皮的过程中,也吸收了更多富余的劳动力。姚西塘村村民祝彩莲就在这里工作,73岁的她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就用平时闲逛的工夫来赚钱。姚西塘村委会副主任杨树成则看得更远,村里原本种植许多柑橘,农民一直担心销售难,有了吕国华带来的陈皮项目,让村里人的腰包都鼓了不少。
近年来,吕国华还与紫源饮品深度融合,研制玳玳花双柚汁,与浙江工业大学、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精油提取、果脯加工等研究工作,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未来,他将以共富工坊为平台,把握绿色食品饮料发展风口,实现产业链延长、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户收入提升的共富计划,不断助推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
(龙游县林业水利局,来源:今日龙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