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这是乾隆帝在游西湖的花港观鱼时写下的绝美诗句。春天的西湖格外美,她的美,是一种江南特有的婉约美。花港观鱼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前接苏堤,背倚西山,位于西湖小南湖和西里湖之间的半岛上。它是“中国园林之父”孙筱祥设计的第一座典型现代公园,堪称中国园林界的经典。择一日闲暇,去一趟位于苏堤南段西侧的花港观鱼,细细感受花港观鱼的风光,实为妙哉。
花港观鱼对面的太子湾公园,是杭城的一大热门景点。为了避开前往太子湾公园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打算从西门进入花港观鱼公园。寻了一日下午,乘坐杭城318路公交车前往花港观鱼,坐车至浴鹄公交站,步行几百米便到了花港观鱼的西门。进入西门后便感觉周遭都安静了下来,树木高耸,绿荫遮阳,满眼都是郁郁葱葱。先穿过西门前的石板桥,继而沿着石板路向前走,可以看见道路两旁都种着许多树,高大挺拔,翠绿青葱。其中也有一些路段种着山茶花,几朵娇艳的红花点缀在满目绿色中,给来往的游客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
虽然清晨刚下过雨,但午后太阳出来后气温还是比较高的,所幸从西门进园之后一直往前走,便可行至印影亭歇脚。据介绍,该亭亭名由著名的语言学家和书法家郭绍虞书写,亭前黑柱上用金文书写着:“八面虚亭春色满,四围佳气锦鳞回。”亭边种着一棵碧桃,此时花期正盛,满树枝丫都挂着玫红色的花朵,色彩鲜艳,不时有蜜蜂在枝头忙碌,往来游客纷纷驻足,拿出手机或是相机对其进行拍摄记录。也有游客站在树旁,让自己的家人或是好友给自己拍上一张照片,以作留念。走累了,我便静坐在印影亭的石板凳上,倚靠着亭中栗壳色的柱子,看着平静的湖面,顿时感觉全身心都得到了舒展。岸边一棵棵嫩绿的柳树拂动着新生的柔软的枝条,倒映在湖面,看起来就像是湖水也染上了绿色,恰似一块碧玉。微风一吹,湖面漾起波纹,近处亭边的碧桃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随着水波一同荡漾,满是春的气息。
在亭中休憩一会,我便继续随着人流前往红鱼池。红鱼池是园中最为出名的景点,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中成群结队的锦鲤在湖中自由自在地游着,时不时探出水面,好似在打量着曲桥上驻足的游人。未行至曲桥上时,从远处看,人群最为聚集的那块水域就像是被染红了,一群锦鲤集聚游弋,好似霞光流动汇聚。站在曲桥上,倚桥栏俯看,旁边的游客对池中的锦鲤群抛下鱼食,锦鲤们纷纷拥至,平静的湖面变得热闹起来。一位带着孩子来游园的父亲对孩子说:“看,鱼儿们都过来啦!都来抢吃的了。”愈是靠近,愈发惊叹池中的锦鲤体积之大。“看起来就像年画娃娃抱着的鲤鱼。”身旁的游客纷纷发出惊叹。
穿过曲桥,仰头便看见了牡丹园最高处的牡丹亭,亭子为重檐八角攒尖顶,匾额是现代文学家茅盾所题写的。牡丹是国花,花港观鱼的牡丹园可以说是杭城最为繁盛的了,有“酒醉杨妃”“娇容三变”等品种,虽然我在观赏时分不清某一具体的品种,但仍可以感受到牡丹的千姿百态,别有一番情趣。来往游客纷纷在牡丹园驻足,在亭前花间留影。牡丹园前便是大草坪,嫩绿的小草探出头来,人们经过之时,偶尔对准某处风景,或是开得灿烂的花卉,或是草坪上停留的某种飞鸟,“咔嚓”一声按下快门,为此次出游记录下一些美好。若是在3月份前往,还能打卡花港观鱼的樱花,这里的樱花主要分布在西部丛林区及红鱼池侧畔。亭台楼阁水榭与樱花相得益彰,这便是独属于江南的绝美春色。
沿着浅灰色的石板路而行,不知不觉到了一处竹廊水榭,竹廊名曰“濠上乐”,取自庄子在濠水垂钓时怡然自乐的情景。濠上乐长廊是一座竹结构的水上长廊,视野开阔,面湖望山。凭栏而坐,临水观鱼,池中的锦鲤游来游去,或潜或浮,或与湖中的鸳鸯嬉戏,或前后排列,在水中头尾连贯,游弋出美丽的曲线,自在极了。自在灵动的鱼儿让静谧的花港有了灵魂,这里的鱼正如庄子所说的那般无拘无束,它们的快乐可以被人所感知。鱼、花、港连动,亭、榭、桥相映,些许游客倚靠在竹栏上,闭眼小憩,偶有习习微风吹过,拂去了身上的热气,惬意地感受着花港之静。
继而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往前走就到了毗邻西湖的滨湖长廊,与公园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在滨湖长廊会让人觉得豁然开朗。站在滨湖长廊,眼前是开阔平静的湖面,偶尔可见几艘小船从眼前穿过,船夫划动着船桨,游客坐在小船上欣赏着西湖的景色。面对西湖,坐在长廊的石凳上,看着水里的草鱼自由自在地游弋,水面的鸳鸯成对嬉戏。时而眺望远处,一眼便可望见远处的雷峰塔。走出这百来米的长廊,尽头则是蒋庄,它是“湖上四庄”中最迷你的一座园林,雅致幽静,面对着小南湖。可惜的是我寻访的这天它没有开放,所以未得机会进入楼阁。拐进一条楼旁的小道,跨过假山旁的圆拱门,走过一段石子路,忽闻岸边游船的吆喝声,这时才发觉已行至花港观鱼的东门,门的正上方挂着题有“花港观鱼”四个大字的牌匾。提到这四个字,就不得不提园中的一块石碑了,石碑上也刻着这四字,但其中“鱼”字的写法最为奇妙,本该为四点,但碑上却为三点。原来,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鱼遇水而生,遇火则死。因此,清朝时期,康熙将“鱼”字底部的四点改成了三点,借此寓意让鱼儿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中。
百花争艳的牡丹园,热闹欢腾的红鱼池,面湖望山的竹廊水榭……游园虽不过两小时,但周遭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惬意与自在。游玩过花港的人,都会被她的旖旎景色所折服。花港的美,在于她的自然,在于她的幽静,无需刻意地去雕琢,便可让人沉醉于大自然间。西子湖畔的好山好水好景,总让人觉得行不足,也品不够,这也便是她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