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宁海:发展自然保护地融合村镇 森林康养注入“金动力”

 
 
发布日期:2025-07-0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深甽镇以“森林资源+地热资源+生态康养”开发利用模式为抓手的森林温泉度假村,成为“林旅融合”的宁海样板和森林旅游金名片。在已创建南溪温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南溪村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村的基础上,通过加快培育森林康养系列产品,拓展“森林康养+”系列,严格保护旅游度假区的森林植被系统、生物多样性等,推进旅游度假区适度而合理的开发利用,建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的永续利用模式。

  深甽镇地处宁海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宁波市区72公里,镇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系省级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境内坐落有中国三大优质温泉之一的南溪温泉,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龙宫村、市第一批十大历史文化名村清潭村和市第三批十大历史文化名村马岙村。深甽镇自然环境优美,四面环山,沟谷交错,田畈狭小,山林资源十分丰富。全镇旅游资源总计36处,就旅游资源分布,南溪温泉和龙宫村等区域的资源相对集中且旅游价值较高,如此,有利于形成景点的规模效应,加大整体市场的吸引力,同时也有利于开发的便利性。

  坚持以生态保护为文旅康养森林夯基。深甽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一体推进森林保护经营和合理开发利用,科学开展森林抚育、林相改造和景观提升,丰富植被的种类、色彩和层次,打造功效明显的森林康养环境。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专职巡护人员,健全联防共治制度,纵深推进国土绿化,建立古树名木追踪管理制度,坚决守护好生态核心优势。着力留足林地空间。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全力争取林地定额,优先保障文旅康养产业使用林地指标,指导项目业主集约节约使用林地。近五年引进投资总额44.3亿元的项目,仅用林地流转850亩。

  坚持以产业带动为文旅康养森林助力。立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充分发挥温泉资源的独有优势,持续深耕宁海森林温泉品牌,推动森林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带动林区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建好体系。编制宁海南溪温泉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全力支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重点推进森林温泉康养核心示范区建设,构建“吃、住、行、研、学、旅、体、赛、养”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宁海县首个省级森林氧吧,打造南溪村为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村,系统推进省、市、县森林康养基地三级联创,着力推动“试点”变“示范”。做大做强宁海安岚、乡根一叶等森林康养龙头综合体,高标准包装储备一批“养、居、游、医、文、农、林”融合发展的综合型森林康养项目,引导社会和金融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引育一批从事森林康养产业的大户和组织。目前,游客量132.21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旅游业增收1亿元。

  坚持以林旅融合为文旅康养森林赋能。立足林业优势,认真谋划、主动服务,打造全民共享的森林空间,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大格局。在丰富业态方面,发挥宁海森林温泉优势,实施“森林康养+"战略,推进森林康养与养生文化、森林文化、乡愁文化、饮食文化有机结合,成功打造温泉养生“十二道峰味”,差异化打造森林温泉特色康养业态。整合温泉、古村、山水资源,对森林公园主入口、停车场等重要地段进行绿化美化,打造生态廊道和通道绿化景观,投资300万元对慢行系统进行改造提升,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完善林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单一的林业向多元发展,将林业元素变成文旅康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精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培育壮大现代林业经营主体,完善林业数字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推出森林主题文旅伴手礼,打造自然教育课堂,为文旅康养积蓄重要生产要素。

  深甽镇依托丰富的森林康养资源,大力发展“林旅融合”的绿色经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凝心聚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全镇农业产值1.68亿元,20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1093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村有11个。二是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全镇现有300亩以上的茶场7家、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6家,茶叶加工厂20家,8家茶场获得SC认证,其中1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3家茶场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2023年茶叶总产量60吨,茶产业产值超过6000万元。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经济。成功推出一条全长约30公里精品旅游线路,贯通沿线林场、茶园、乡村、景点等丰富资源,并融合农作体验、温泉度假、乡村休闲、文体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精品旅游路线。其中南溪村结合丰富森林康养资源,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把闲置20年的宅基地从曾经的垃圾死角蝶变成集亲子、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南溪楠小院,参观人数达4.5万人次,产生经济效益60万元。2023年获得宁波市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村称号。

(宁海县林业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