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
 
     
 
 

龙游“三链百坊”促乡村共富

 
 
发布日期:2025-07-0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一颗颗莲子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手中剥出,从单一产品向富硒莲子酒、荷花茶、荷叶茶等多元化产品发展;一批批农民经过技能培训,转型发展生态养殖,走上了新的“致富路”;一个个文创店、研学基地在乡村“扎根”,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得益于共富工坊的建设,在衢州龙游,这些美好图景不断上演。

  共富工坊能带来什么?应该建设怎样的共富工坊?

  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龙游县开展“共富工坊链式提升”行动,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创新打造“三链百坊”共富模式,将分散的农户、产业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通过组织力重塑、利益共享和人才赋能,激活乡村共富“一池春水”。

  政企携手 工坊建在“组织链”上

  在龙游,“一鸡一鱼一米一茶一菇,一药一竹一豆一梨一糕”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版图正通过共富工坊的组织化再造焕发新生。这些工坊不是简单嫁接产业,而是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将党组织打造成要素集成平台——党委统筹“穿针引线”,村坊两方“经纬交织”,让沉睡的乡土资源转化为共富资本。

  作为全省首个富硒农产品开发基地,横山镇党委牵头成立杭金衢“浙硒共富”党建联建,与本土企业共建“荷田田”共富工坊,贯通龙游志棠白莲、建德里叶白莲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区,推动富硒白莲种植面积新增3465亩,向农户发放补助207.9万元,惠及4000余人,有效助推富硒白莲扩面提质。

  政企携手的关键在于组织搭台。龙游构建“三级联动”机制:县级层面成立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制定“一链一策”培育方案;乡镇党委成立片区党建联建议事协调委员会,通过联席会议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村级党组织则化身“红色经纪人”,组织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力的深度介入破解了传统农业“小散弱”困局。党组织站在资源配置、风险把控、利益分配的关键节点,让分散的“珍珠”串成共富的“项链”,真正实现“组织强引领、要素活起来、群众得实惠”的良性循环。

  利益共享 资源聚在“产业链”里

  每到假期,不少外地人会不约而同来到罗家乡“一席茶香”共富工坊看看他们认养的黄茶。该工坊与镇海企业“山海协作”,发起“我有一方黄茶,长在龙游罗家”茶园认养项目,通过认养企业出资、工坊运营、农户采摘的方式,实现多方共赢。

  据统计,目前已促成20家企业签订黄茶认领协议,年产茶青超60万斤,产值超550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近40万元,村民通过采摘、管理等方式年增收达1.5万元。

  在龙游,很多共富工坊抛弃传统一租了之模式,选择与村集体、村民利益共享,以“利益链”加固共富桥梁,探索“兜底保障、二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强村企农合作紧密度。

  在模环乡清塘村“丰花绝玳”共富工坊,连片的玳玳果林郁郁葱葱,农户正忙着疏果剪枝。工坊依托“保底收购+奖励分红”的风险共担机制,与农户签订“双保险”协议:以每公斤8元的保底价兜底收购玳玳果,同时对亩产超1500公斤的农户额外奖励0.5元/公斤,破解农户“怕种多、愁卖难”痛点。

  “去年我家10亩地收了1.8万公斤果子,保底收入14.4万元,还拿到4500元奖励!”清塘村农户张建国算起增收账。

  数据显示,“丰花绝玳”共富工坊以200余亩玳玳果种植基地为核心,年产玳玳果500余吨,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超3万元,6个参与村集体年均分红突破80万元,串起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村集体增富的“黄金链”。

  人才筑巢 作用融进“服务链”中

  走进龙洲街道白坂村“鱼跃龙门”共富工坊,陆基循环水养殖池内鱼群翻涌,技术员正通过“富氢”智能系统远程调控水质参数。这座集科技养殖、技术孵化、产销协同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坊,通过专家帮扶“一站式”、技能培训“一招鲜”、青创孵化“一条龙”模式,蹚出了一条“村企共赢、渔民共富”的新路径。

  “客观地说,虽然在养鱼方面我们实践经验多些,但在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方面尚有欠缺,而随着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对我们新农人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还得不断进行‘充电’。”龙和渔业张双其坦言。

  近年来,依托龙和绿领人才培育中心,工坊与浙工大、农林大等院校、省市农科院建立了人才共享、技术共研、培训共建等合作,积极打造“新农民培训矩阵”,开设水产养殖、智慧农业等专题课程,通过“理论授课+基地实训”模式,累计培训8000余人次,培养出135名水产类技术职称人才,7名农民高级技师,并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户转型发展生态养殖。

  以服务链提升产业链,促进“链”上产才深度融合。龙游县依托共富工坊,积极为乡土人才铺路架梯,选派班子领导、专业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等组建渔产业人才服务团,从技术对接、市场营销、项目落地等方面服务产业发展,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大舞台,以“服务链”把人才聚拢在“产业链”上。

  “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共富工坊让科技、人才、产业真正融为一体。”龙游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共富工坊196家,吸纳从业人员9000余人,带动农民年增收2.4亿元、村集体增收1100余万元。

(龙游县林业水利局,来源:浙江日报)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