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山”理念20周年专栏 > 浙江实践

践行“两山”二十载:浙江林业如何绘出兴业富民图


发布日期:2025-08-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潮新闻 字号:[ ]

青山绿水间,浙林二十载。安吉,昔日的矿坑重染绿意,竹产品工厂里的订单来自世界各地;松阳,乡民们在千年古树下纳凉歇息,小溪潺潺流过;淳安,“七有”林业标准地阡陌纵横,“一亩山万元钱”的梦想照进现实……二十年山河变化,日新月异,恍若隔世。

4林业.jpg

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次提出。二十年前,彼时的浙江林业正处在转型路口:集体林地面临碎片化经营难题,林农年均收入较低,林地产值仅占全国3%……二十年后,浙江绿色家底日益殷实,全省林业总产值突破6600亿元,全省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公益林和天然林面积、湿地总面积均位居全国前列。

从科学绿化造林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到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从森林利用索取到生态文化传播,二十年履践致远,浙江林业以“两山”理念为指引,以山川林海为画卷,以“绿”为笔、“智”为墨,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富山水画,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

向“绿”谋变,以生态治理夯实绿色文明之基

山岭连绵,溪水潺潺。浙江湖州安吉余村,早年烟尘漫天的矿场已消失不见,竹海摇曳生姿,矿坑重染绿意,昔日机器的轰鸣如今也化作鸟鸣在林间回荡。

5林业.png

“两山”理念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近20年来,安吉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清危复绿、涵养水土、复垦改良等方式推进生态修复,重塑了地方山水人文。以中华秋沙鸭为例,如今在安吉越冬数量从2015年的零星几只到现在每年稳定在60只以上,占全省总数量的70%。2024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中,安吉成功获得“生物多样性最具魅力城市”称号。

地处浙江中部的磐安,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最早确立“生态富县”战略的县。多年来,以“两山”理念为指引,磐安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齐推共进,生态底色越擦越亮:出境水质全部达到生态功能区要求,空气质量优良率100%,PM2.5常年平均21微克/立方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浙中水塔、天然氧吧”。

古树和名木,是城市与村庄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在“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5730株古树名木历经风雨。近些年,松阳因地制宜实施“一树一策”保护方案,通过地上环境综合治理、有害生物防治、树洞防腐修补、树体支撑加固等措施,有效保护了这些珍贵的生态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古树守护着朴实的乡民,乡民们也守护着松阳一张张“绿色名片”。

与“绿”同行,以绿色经济新范式推动共同富裕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在安吉大竹园村“以竹代塑、低碳生活”展厅里,1000余种竹产品琳琅陈列,包含竹质装饰材、竹日用品、竹纤维产品、竹基新材料等,成为安吉近些年推进“以竹代塑”的缩影。2024年,“以竹代塑”上升为省级战略,千百万亩毛竹林变身“绿色工厂”,竹林生态产品价值链条不断延伸。安吉仅竹纤维餐具一项出口便年创汇超5亿美元,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以竹代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6林业.jpg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关键在于构建“两山”价值的立体转化通道,除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还需要打好“生态牌”,因地制宜发展“美丽经济”,探索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

庆元黄田的千亩毛竹林高效经营精品示范基地,总结提炼了“林农就近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入股合作有股金”的“三金”共富模式,亩均效益从800元提升至8000元以上,亩均竹林流转金由50元提高至400元;淳安的山核桃林下套种三叶青,带动3万农户年增收1.5万元,500个“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基地带动107万人就业,让“一亩山万元钱”从梦想照进现实。

从“守山乏术”到“养山富民”,从“林下生金”到“康养兴镇”,从“资源闲置”到“全链开发”。与“绿”同行的经济新范式,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共富道路。

因“绿”而新,以数字化转型助力可持续发展

在衢州开化十里铺村,占地约300亩的十里铺森林生态研发中心坐落于绿水青山间,是数字化转型嵌入传统种苗业的范例。中心配备全自动灌溉系统、数智通风降温环流系统,以及移动喷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等一系列国内外先进生产设施设备,通过数据分析对种苗栽培过程相关要素实施精准控制,实现了种苗质量与产量同步提升。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加速迭代,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不仅可行,且至关重要,既能打破内部资源配置的时空限制,提升效率,也能拓宽林产品交易渠道,为绿色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提供“数字帮手”。

在淳安,“林长智治”等应用已覆盖县、乡、村三级共384个单位,实现了森林资源“一图阅览”、风险管控“一屏掌控”。以林业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庆元林业共富数字平台融合了国乡合作促富、特色产业增富、国家公园带富、林下经济帮富、林业碳汇造富等林业“五富工程”管理等多个模块,全县各个乡镇与林场的种种数据一目了然,同时可直观展示庆元国储林项目的山场现状、经营情况及林农收益,惠及几十万亩山林和上万林农。

河道清澈,山峦复绿。一幅幅绿色画卷、一段段精彩篇章、一个个蝶变故事,绘就出浙江林业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富民林业、人文林业的兴业富民画卷。二十年继往开来,站在新的起点,浙江林业将继续探索“两山”理念的深层内涵,进一步激发山林动能,让林海回荡林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音,让绿色成为浙江最动人的底色。

(潮新闻 记者 孔依群 通讯员 朱齐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