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岳麓山,古木参天、漫山青翠,碧瓦朱檐的爱晚亭掩映于枫香杨柳、峡云山径之间;从岳麓山顶俯瞰,湘江碧波荡漾、蜿蜒北去,橘子洲绿意盎然、横卧江心,宛如一艘绿色的航母扬帆起航;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一面青山一面城,山、水、洲、城共同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总面积35.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22.68平方公里,其中岳麓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尾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系星城长沙核心景观,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拥有“全国最美枫香古树群”,被誉为“星城绿肺”和“生态明珠”。
冰“冻”岳麓山 与时间赛跑
2024年春节前夕,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突袭长沙。冰雪之下,岳麓山万千树木遭受重压,倒伏树木随处可见,岳麓山景区林木受损率达77.84%,一时间,麓山“冰封”。面对灾情,景区始终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的理念,奋力组织开展抗冰救灾、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进而逐梦绿水青山、文旅发展,形成了从单向保护到保护与发展同步的良好局面。
“马上要过节了,游客怎么办?”长沙市、湘江新区、景区管理局各级领导担忧;长沙市委、市政府,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先后赶赴景区调度、指导。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灾情,长沙市武警支队、消防救援队、市应急局、湘江新区行政执法局、岳麓蓝天救援队、湘江集团等单位应急队伍闻令而动、紧急驰援……各方力量和景区干部职工逾3000人“与时间赛跑”,连夜组织开展除冰清障、应急救灾,全体景区人勇敢迎战、沉着应战,上下一心、攻坚克难,以最短时间基本恢复景区生机面貌,高效保障了景区浴“雪”重生。
聚焦生态修复 奋力化蛹为蝶
受冰灾影响,岳麓山植物受损严重,树木死亡、倒伏、折枝和生态地质受损,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还对游客的观光体验产生了巨大影响。
“岳麓山经历冰灾后更有风骨了!树倒精神不能倒,要全力修复岳麓山的美好生态景观!”长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指示。
针对冰灾导致的生态受损问题,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牵头组织编制《岳麓山生态修复和森林可持续经营行动方案》,启动“倒木断枝清障及修复、林相修复与低效林改造、景观植被修复、古树名木修复、有害生物防治”等多项生态修复工程。
景区干部职工和林业专家组成“护绿敢死队”,为摇晃的古树名木树干打上支撑,在断枝上涂上保护层,清理冰灾损毁的枯枝,给断裂的树干裹上防冻绷带,用竹丝编织的生态保温罩裹住植物根系,让受伤的树根在冰层下苏醒复壮。
“我们不是在拯救树木,而是在抢救文明基因。”湖南省林勘院专家感慨。“树医生”通过实施微创加固、仿生树皮和地磁环境调控三重技术,让景区受伤古树名木重获生机。
2024年,长沙市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向岳麓山伸出援助之手,赴景区开展植绿、爱绿、护绿活动,通过植树、认养、捐赠等多种形式,增植金丝楠木、红枫、乌桕等各类树木8000余株,近200亩林地完成生态修复和林相改造,岳麓山生态逐渐恢复生机。

岳麓山爱晚亭秋色。蒋海霞摄
景区积极加大橘子洲生态投入力度,精心做好橘子洲头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区域景观设计和绿化、美化,受到无数市民和游客点赞;着力构建“桃园”“竹园”“梅园”等主题园区,修复受损草地,橘子洲四季绿草如茵、风景怡人;积极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小火车,倡导“零”碳排放,橘子洲景区入选“零碳中国”标准试点。
岳麓山下,过去的咸嘉湖、桃子湖、后湖,曾是“黑臭”水体,极大影响了城市发展和片区环境,湘江新区(岳麓区)和景区全力开展整治。咸嘉湖、桃子湖、后湖水生态经过“征拆(拆违)、外源截污、内源清淤、箱涵建设、水体治理、生态提质、设施完善”等步骤,变成一汪碧水,成了飞鸟翔集、碧水青山的生态高地、休闲胜地、民生福地。城市美了,百姓笑了。
着力联防联控 构建生态“保护盾”
近年来,景区着力联防联控,不断开创生态保护新局面: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等单位携手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积极构建了古树名木“一树一策”精准保护体系;组织修订《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2024年,景区共计开展风貌管控、拆违控违和环境整治日常巡查485次,拆除违建面积668平方米,控制违法建筑面积3107平方米。
坚持“队伍+设施”同步,成功引进国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机动队伍、岳麓蓝天救援队“常驻”岳麓山,累计建设森林消防管网20余公里;统筹“山上+山下”一体,联动周边街道、友好单位应急队伍开展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实现景区森林防火30余年“零火灾”;探索“生态+地质”融合,切实提升了景区地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生态明珠”岳麓山到“绿色航母”橘子洲;从“粉桃迎客”的桃花岭到白鹭翩跹的咸嘉湖,从“最美大学城”到“山水相拥”的后湖,一幅幅立体生态画卷温暖了星城万家灯火,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近年来,景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锚定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目标,以绿色扮靓城市美景,以生态助力产业发展。
在景区内部打造“文旅品牌”,组织出版《致敬岳麓山三部曲》文艺丛书;“江天暮雪”实景剧、“恰同学少年”沉浸剧精彩登场。景区推出的《你好,岳麓山》文旅宣传片传播量突破1.2亿次;成功举办岳麓山第十八届“赏枫季”暨森林交响音乐会、菊花展、橘子洲红色马拉松等系列活动;实施岳麓山南门交通改造,游客通行效率提升 50%;推进橘子洲交通提质,改造后的橘子洲新大门宽敞、大气、智能;观光小火车成为流动的风景;新能源游轮“橘洲号”点亮长沙湘江夜游文旅新地标。生态聚人,流量聚金,以橘子洲为例,2024年,长沙城发集团橘子洲公司所属项目营收达5亿元。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以“5A级景区+免费开放”的大格局,为星城长沙带来大量游客,有效带动了长沙文旅“吃、住、行、游、购、娱”产业发展。同时,辐射带动周边聚人聚财,梅溪湖文旅商圈、咸嘉湖产业园、后湖艺术园乘势崛起;智能制造、生物科技、软件信息、新材料、设计艺术等产业汇聚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产业活力迸发;民宿、餐饮、休闲娱乐等旅游产业如雨后春笋环山兴起,有效促进了湘江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