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湖州:四季生金“摇钱竹”

 
 
发布日期:2025-08-2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早上5时,长兴县煤山镇祠山村的竹林深处,笋农张天宝近日带着村民已躬身其间。弯刀起落,一个个鲜嫩的鞭笋被精准挖出。“接下来几个月,这鞭笋可是金贵货,每公斤40元都抢手!”张天宝抹了把汗,笑容里满是收获的喜悦。

  张天宝曾办过厂、跑过运输。2010年,他看着村里大片抛荒的竹林,心疼不已,决心“唤醒”这片绿色宝藏。“当时很茫然,但一句老话点醒了我:‘竹上长的、地上冒的、土里藏的全是宝’。”他毅然回村,流传承包了160亩竹林,决定就地挖笋“金”。

  张天宝深谙竹子“脾性”。“竹林像孩子,要精心照料,更要懂它。”他说,科学管护是关键。竹林按年龄分一、二、三度竹,健康群体需‘老中少’合理搭配。指着一棵老态尽显的三度竹,他解释说:“竹子年龄大了,生长会下降,就得及时更新,给新竹腾空间。”

  在市生态林业保护研究中心专家指导下,张天宝潜心钻研科技兴竹之道。通过系统化的垦复深翻、精细化抚育、配方精准施肥、智能喷灌、创新覆盖增温、生物防治病虫害及合理采伐更新等综合科技手段,他的竹林焕发新生,鞭笋、春笋、冬笋轮番“拔节”生长,效益倍增。

  “盖被子”技术是他的得意之作。为让湖州春笋抢在价高的1月上市,而非传统的4月,他与团队反复试验,最终摸索出在竹林地表覆盖茅草、谷壳等物料保温的妙招。“‘被子’厚薄得看天‘脸色’精准拿捏,温度、湿度控制是核心功夫。”张天宝透露,今年运用此技术后,春笋一季收入就突破10万元。

  竹林慷慨回馈,张天宝更懂得取之有度。“像这块地今年采挖过了,明年就要让它休养生息。”他指着不远处一片竹林说。在他的示范下,整片竹林严格采取分区轮作、修养恢复的可持续模式,既确保竹林不退化,又源源不断为笋农带来绿色财富。

  顺应自然、林下掘金,这样的故事在湖州比比皆是。目前,全市340.52万亩郁郁葱葱的森林资源,依托“林+药”“林+菌”“林+禽”等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125亿元。

  前些年,张天宝被评为省级林业乡土专家。倚靠在翠竹旁,他轻抚竹竿,感慨万千:“是这片竹林撑起了全家生计,更没想到,这份‘土里刨食’的坚守,还让我戴上了‘专家’帽子。老伙计,真心感谢你!”

  林海深处,翠竹摇金的故事,仍在续写新篇。

(湖州市林业局,来源: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