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
 
 
     
 
产业资讯
 
     
 
 

文化根脉在龙游山水间生长出磅礴力量

 
 
发布日期:2025-08-2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近期,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热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当镜头掠过龙游,那些被记录的瞬间,宛如一扇扇精巧的窗,透出龙游在文旅融合道路上的生动实践。

  龙游,这座位于浙西的小城,翠竹摇曳、绿意葱茏,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绿色画卷。绵延40万亩的毛竹资源,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的生态瑰宝,更成为龙游叩响特色文旅之门的“绿色密钥”。而溪口镇的“一盒故乡”,便是这条文旅融合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很开心,很振奋人心,信心倍增。”当看到“一盒故乡”出现在专题片里时,创始人姜鹏难掩内心的激动。作为回乡创业的青年创客,姜鹏心中始终燃烧着对本土文化的炽热热忱。从创业的第一天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便在姜鹏心中扎下了根,引领着他在创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一盒故乡’的起点,是将家乡漫山遍野的竹子化为精致的竹编手工艺品,如今融入文化创意后,更是开发出一系列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竹制品。”姜鹏表示,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让这门曾深藏民间的古老技艺,从幕后款款走到台前,在掌心的温度里重焕光彩,既有古韵,又有新意。目前,“一盒故乡”已开办4家共富工坊,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2024年年产值更是达到1800万元。

  当传统文化与创新深度交融,当浓浓乡愁与商机同频共振,乡创便成为撬动乡村现代化的关键支点,让更多人看到乡土中国的无限可能。当青春与青山“撞个满怀”,农创、数创、文创等“潮经济”拔节而生,在乡土大地上书写出“乡创中国看龙游”的时代答卷。

  当乡创的星火从溪口的街巷蔓延开来,很快便在龙游的山水间找到共鸣——如今,这股文旅融合的乡土之风已在龙游遍地生花。

  八月的热浪卷着柏油路面的蒸腾气息扑面而来,却挡不住沿江公路上奔涌着的炽烈热情,这里早已成为“摩友”和“骑友”的打卡胜地,也带火了村里的民宿与农家乐。詹家镇浦山村,曾经的少数民族“落后村”,以环境整治为契机,巧妙利用畲乡文化特色,将闲置农房打造成亲子研学基地,把废弃猪舍改造成别具一格的“秀场”,完成了一场华丽转身。而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则将文旅融合发挥到了极致:众多艺术领域的专家、大咖设计师、艺术家齐聚于此,用创意和灵感打造出42个艺术景观,开创了以艺术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以及城乡共生的发展新模式……

  除了在特色产业、基础设施与乡村改造上发力,龙游还深挖历史文化、传统节日与地方特色民俗。节庆时分,湖镇镇老街上,硬头狮子、滚花龙等民俗表演热闹登场,吸引着大批游客驻足,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里漾起新波。华灯初上,社阳乡的板凳龙、小儿走马灯等非遗活动在大南门开展盛大巡游,吸引了数万人次游客纷至沓来,为文旅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

  文旅融合的活水,正滋养出实实在在的发展果实。龙游的山水间,往来的脚步愈发稠密,涌动的活力持续生长。2024年龙游县1至12月全域游客数累计742.9万人次,旅游收入55.2亿元。今年,龙游县更是积极谋划和推动市场主体、乡镇举办各类主题文旅活动、赛事等,推出“早晚来龙游”系列活动,像一盏盏引路的灯,把更多人引向这片土地。仅2025年上半年,全域游客数累计394.7万人次,同比增长6.1%;过夜游客数累计16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6%。

  “乡村旅游既有看头,又有赚头。”正如专题片所说,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既有古韵,又有新意。龙游文旅融合新模式、文化新业态竞相绽放,绣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纹样。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不仅是产业的蝶变,更是一场文化根脉的当代延续。而这样的故事,方才启笔,更深远的叙事,正在路上。

(龙游县林业水利局,来源:今日龙游)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