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淳安县山核桃集中采收期,山区林间无人机的螺旋桨声与农户的欢笑声交织,这些灵活的“空中搬运工”频繁穿梭,为当地山核桃采收注入科技活力。作为淳安山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山核桃的产量和采收效率直接关系农户年收入,而今年无人机的引入,正精准破解山地采收运输的老难题。
在淳安县威坪镇合富村的高山山核桃林里,无人机飞手紧盯遥控器屏幕,手指轻拨操控杆,无人机便精准悬停在农户身旁,稳稳勾住装满山核桃的布袋。螺旋桨卷起林间微风,即便山林枝叶交错、山路陡峭,也能灵活避障,短短3分钟就完成一次往返,让山下等待的农户忍不住拍手称赞。
“采山核桃对我们农村人来说,真是件吃力的事。”合富村村民方三如坦言,今年高海拔地区的山核桃长势更好,以往都得从高山上挑下来。“年轻人没干过这农活,吃不消;我们老年人年纪大了,更是力不从心。现在有了无人机运输,可算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老百姓都特别欢迎!”
淳安多低山丘陵,山核桃林大多分布在坡度25度以上的山坡。过去采收季,农户既要爬树打核桃,又得背着几十斤重的果实沿窄路下山——不仅费时耗力,湿滑山路还容易引发磕碰事故。“无人机比人挑省力太多了!”村民方四军算了笔账,无人机几分钟就能吊下100多斤,要是人从山顶挑下来,这么热的天、这么陡的山,根本扛不住。“山核桃都长在陡坡上,一个人挑100多斤,万一滑一下就是安全事故,现在用无人机吊,又省力又安全。”
据测算,无人机单日可运输山核桃超1万斤,相当于10名壮劳力的日运输量,不仅让人力成本降低40%,还能避免人工背运导致的果实挤压损耗。“我们3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趟运输,人工挑则要一个小时上下。”杭州淳安屹福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飞手陈福建介绍,无人机单趟可运输180斤,他曾在20分钟左右完成7趟运输,转运量达1200多斤。
眼下正值高温时节,山核桃林又地处偏远山区,农户往返山下补给十分不便。为此,无人机在承担山核桃吊运任务的同时,还化身“空中补给员”——将农户急需的西瓜、矿泉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以及热气腾腾的中饭、清凉解暑的冷饮准时送到林间,让坚守采收一线的农户在酷暑中感受到阵阵清凉。
“今年山核桃采收期间,我们组织队伍在威坪、屏门、瑶山、临岐等山核桃主产区,协助农户运输山核桃下山。”浙农现代农业(淳安)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泽威说,除了运输果实,团队还专门帮农户运送物资,“从中午的午饭到消暑的饮用水,都能及时送到他们手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无人机参与山核桃产业,并非局限于采收季的运输环节,而是覆盖了全流程服务闭环。早在山核桃培管阶段,无人机就已投入使用:不仅协助调运肥料,还通过搭载设备开展生物防治,为山核桃生长保驾护航;进入采收准备期,它又承担起吊运采收网的任务,将所需工具精准送达山间作业点,真正实现了从“产前”到“产中”的全链条助力。
“低空经济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每一台飞机、每一个飞手,在每一个村子、每一个山头实打实飞出来的成果。”张泽威表示,要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低空经济、无人机带来的生产便利。
如今,淳安山区的山核桃产业,正借助无人机实现从“肩挑背扛”到“科技赋能”的转变。这架小小的无人机,不仅提了效能、护了安全、送了便利,更让高山上的“致富果”加速飞向农户的增收袋。
(潮新闻 通讯员 方杰 方利锋 余缪佳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