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植物“活化石”,来之不易。天台县共有古树名木近7000株。但千百年风吹雨打,虫害侵扰,有的古树难免出现树皮剥落、树体破损、枝干枯断等不同程度的生长衰危现象。对此,天台县林业局根据轻重缓急,“一树一策”确定保护修复方案,促进茁壮生长。
2025年度,天台县计划保护修复古树名木7株,其中樟树6株,刺柏1株,分布在4个乡镇街道,总资金12.5万元。赤城街道石门村里岙桥头响石庙边的北宋刺柏,树龄达1020年,树体有空洞,树身歪斜,周边电线杂乱。南屏乡山头郑村铜钿头的“元樟”,树龄700年,依溪而立,半边悬空,树冠高大,主干有10个分枝,又名“十枝樟”,但已出现部分枯枝。永福村路廊下坑边的樟树,杂木丛生,湿气浓重,生长环境亟须改善。另外还有平桥镇蔡村的老樟树、水竹湖村廿四罗外沿的樟树、平西村殿后的樟树,以及坦头镇榧树村上门头的樟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虫蚊、树体腐烂等迹象。如果不及时加以修复,危害将进一步扩大,并影响古树的生存。
对此,天台县林业局要求有关乡镇街道择优确定专业单位,科学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争取2025年12月底前完成施工。在全面通过验收后,再行拨付补助资金。目前,保护修复工作已经启动,正有序推进中。
(天台县林业局) |